德国是现代汽车的发祥地,是生产汽车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自从1886年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汽车至今,德国的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120多年的发展历程。
9世纪70年代,正是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时候,德国人抓住了从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统一后的几十年时间,得以在19世纪末创造了一个奇迹:从而使德国跻身于世界工业化的强国之列。
这一时期,由于内燃机的发明和汽车的诞生,使当时德国的汽车厂纷纷涌现,一些其他行业的厂家也转向汽车生产。1901年,全德国只有12家汽车厂,职工1773人,年产汽车884辆;而到了1908年,德国的汽车厂已达到53家,职工12 400人,年产汽车5547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汽车工业已基本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汽车制造工人5万多人,年产量达2万辆,这是仅次于美国的汽车产量。
德国的汽车工业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已基本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年产量达到2万辆。尽管如此,由于此前的欧洲一直还处在蒸汽机统治的时代。1923年到1929年这7年时间,被称为是德国汽车工业“黄金般的二十年代”。这一时期,汽车工业发展迅速,现代汽车技术不断得到完善。
1933年希特勒上台,希特勒把魏玛共和国时期已经规划好的高速公路建设和国民轿车的生产提上了日程表,把发展汽车工业及与此相关的行业摆到十分显著的位置。汽车的诱人前景和迅速发展起来的高速公路网,使此后的三十年代再次成为德国汽车生产的“黄金时代”!
1950年,联邦德国的汽车产量达到30万辆。随着国内高速普及汽车以及汽车出口竞争能力 的不断提高,汽车产量大幅度上升,尤其以大众公司的“甲壳虫”汽车为代表,标志着德国汽车工业开始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1960年,德国的汽车年产量已达200万辆,10年内,增长了5.7倍,年均增长率达21%,从此成为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
1966年,德国的汽车产量被日本超过,排名居世界第三位,并一直保持到现在。1971年,德国的汽车年产量达到400万辆。在这以后,由于受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加上德国国内汽车已基本普及,德国汽车出口的势头也有所减慢,而进口量却有较大增加,从而使德国汽车产量呈现下降、徘徊和低速增长的态势。整个20世纪70年代,德国汽车工业的产量一直徘徊在300万~400万辆之间。而整个80年代,德国的汽车产量则一直在400万~500万辆之间波动。到20世纪末的1998年,德国的汽车产量达到了570万辆。
20世纪末以来德国经济形势持续低迷,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国内汽车的销售大幅下滑,自1999年以来,德国国内市场汽车销量已累计下跌了15%。德国汽车工业开始危机四伏,进入了“多事之秋”。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全球汽车业发生的最重要事件莫过于资产重组、联合兼并的浪潮了。这一时期德国汽车业发生的比较引人注目和产生较大反响的重组及联合兼并事件主要有:奔驰与克莱斯勒的合并;大众与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宾利等。
2004年,德国汽车工业全球范围内生产的汽车超过1300万辆,占全球汽车产量20.7%。德国国内生产的汽车557万辆,其中轿车产量520万辆,出口367万辆、进口114万辆。而德国品牌的轿车在海外的生产量则超过了422万辆。目前,德国汽车业主要由五大公司所垄断,他们分别为奔驰(即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大众、宝马、欧宝和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德国的子公司。由于饱受欧元疲软的影响,在经历了2010、2011年的辉煌之后,2011年世界范围内共销售了654万辆汽车,2013年累计销售汽车降到325万辆,比2012年下降了4.02%。德国汽车业将目光转向了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巴西和俄罗斯等国,德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只有10%的企业仍然坚持在德国进行新的投资。已有超过26%的德国零部件企业在东欧国家开设新厂。德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已在全球设立了1400多家独资或合资企业。零部件行业进一步趋向集中,德国零部件企业数量将趋减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权责归原作者所有,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传播,如有侵权或违规内容请及时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