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8-03 08:36:16 越野e族 宋飞
【e族单车试驾】 在我年幼的时候,普通桑塔纳还能卖到18万的时候,进口车是一个神奇的存在,能拥有一辆价高质量好的进口车,那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了。
今非昔比,我们不仅有进口车,还有平行进口车,而进口车的价格也和合资车看齐了。比如我们此次试驾的蒂维拉。“价格高质量好”的特点里,价不高了,那车辆本身的素质呢?
经过几天的试驾,我可以肯定的说,蒂维拉还是有它的优势。但是你要说作为进口车应该比国产的强出一大截,那不太现实。它与国内在售的合资车相比只是打了个平手,让消费者多了一个新选择。但是因为它的特点非常鲜明,所以非常值得考虑。
外观最漂亮的双龙
如果我说,这是目前为止最漂亮的双龙,应该不为过。双龙的外形一直很个性,各种怪异的线条非常醒目,每次都能让人过目不忘,比如爱腾。
双龙的改变,首先出现在柯兰多,当来到蒂维拉这里,那就是非常时尚非常用心的设计了。蒂维拉来自双龙XIV概念车,该车型还发展了两代,分别为2011年的XIV-1和2012年北京车展发布的XIV-2,并保留了很多元素进化到量产的蒂维拉(X100)。
现在各品牌汽车都以前脸有张大嘴(大格栅)为荣,但是蒂维拉的前脸却“逆潮流”的异常平整,进气格栅只有三个细条,看起来很像一辆新能源车。(事实上,双龙电动概念车EVR的外形和蒂维拉确实很像)。
能让一块平板前脸变得不像一张白板,自然需要一些设计功力。蒂维拉用贯通车前灯的黑色饰条,线条丰富的前杠,碳纤维条纹的下巴,让前脸活泼起来。更为醒目的是,前杠向下延伸,看起来就像小怪兽的两颗獠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电影《捉妖记》里的胡巴。
蒂维拉已经是双龙走向时尚的代表作,但是在车身上还是有一些独特的设计。比如镀铬饰条,一般车都设置在侧窗周围,而蒂维拉则从前挡风玻璃下沿一直贯通整个侧窗,整体感得到加强。
黑色的A柱让车身上半部分就像隐形了一样,有了敞篷化的戏剧效果。隆起的轮拱和宽大的C柱,又让蒂维拉侧面显得非常动感——将小型SUV营造出肌肉感,喜闻乐见。
如果说前脸部分还有人持不同意见,那蒂维拉的漂亮尾部相信不会引来太多异议。蒂维拉的尾部同样简洁,大大的车标和几个字母,显示着品牌自信。保险杠和前脸呼应,中置的雾灯则很像赛车化的设计,成为又一表现动感的细节。
内饰务实不花哨
相比漂亮的外形,蒂维拉的内饰平实了很多,但整体氛围依然在同级别车中比较出色。银色饰板和黑色钢琴漆是当下最常见的搭配,可以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感受。这样的内饰比起同级SUV的纯黑、黑灰、怪异的红色饰板等内饰,要和谐好看得多。同时,试驾车采用了红黑双色设计,更是增加了内饰的活力,而且这个红色并不妖艳,男性开的话完全不必担心“娘炮”问题。
蒂维拉的方向盘采用了平底设计,外环也采用了粗细变化来满足不同的握感。实际驾驶中,常用的3、9点位置其实还是中规中矩的,没有明显缺点,但是也并不能让人爱不释手。多功能方向盘的按键编排合理,操作简捷,不低头也知道怎么操作。
但是,这个方向盘只能上下调节,不能前后调节,虽然编辑(身高180cm)能找到还算合适的坐姿,但是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适应,四向调节的方向盘还是很有必要的。
蒂维拉的内饰材质比同级别用料稍好,体现在副驾驶中控台和四个门板都覆盖了不少软质材料。座椅的皮质也比较柔软,针脚缝线都没有什么问题。不过令人不太满意的地方也存在,比如单薄的手刹拉杆,以及没有阻尼的手套箱,都让人觉得和内饰的氛围不太搭调。
至于做工方面,相信你不会太苛责一个十几万的小型SUV。“但是它可是进口车啊”——别要求太多,文章开头已经说了,蒂维拉和国内合资小型SUV价钱一致,做工也基本一致,我会告诉你试驾车的方向盘气囊装偏了?
空间方面我们会在测试文章中单独体现。可以提前透露一下,空间是内饰的大亮点。
动力一般 悬架优秀
理论上来讲,测试SUV需要在铺装路面和越野路况两种情况下进行。不过考虑到我们测试的仅仅是一辆离地间隙167mm的小型城市SUV,而且还是一辆两驱车,越野路况就别勉为其难了。
蒂维拉搭载了一台1.6L直列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128马力/6000rpm,峰值扭矩160牛·米/4500rpm,与之相匹配的则是来自爱信的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在入门款车型上你还可以选择一台6速手动变速箱。
动力系统整体输出比较平顺,降档也比较积极,但是整体并不算是动力强劲的类型——毕竟物理定律无法打破,以128P(160Nm)的动力驱动1300kg的车身,不会给你太刺激的驾驶感受,超车降档通常会将转速拉至3500rpm以上,已获得更好的加速能力,这时候发动机噪音比较明显地传入车厢,实际动力依然是比较顺畅的流出,而不会像增压机器一样爆发。
变速箱有三种模式,分别为E(eco经济模式)、W(winter冬季模式)和P(power动力模式)。启动后默认为eco模式,柔和地对待油门,基本上转速没有超过2200rpm的时候。车辆本身也是十分慵懒。一脚深油门,变速箱需要等待1秒甚至更久才能完成降档指令,在高速或者环路上行车,这么长的等待时间配合降档后依然不温不火的提速,蒂维拉数次成功地把超车的机会浪费掉,就算狠心继续超车,换来的是后车不满地晃动大灯。
不爽啊,立即切换为power模式,转速将维持在2000rpm以上,怠速溜车也会保持这个转速,随时等候下一次加速的指令,非常敬业,当然,节奏感也会相应增强,蒂维拉通过抑扬顿挫的车身告诉你它在卖力工作。你觉得这样提速快了很多?然而并没有,发动机还是那个发动机,power就像很多车的sport模式,只是提升了动力系统的反应速度,实际提速能力没有变化。
不过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挡杆左侧有一个迷你拨杆,负责变速箱升降档,通过它操作比深踩油门才降档要靠谱得多。虽然类似玩游戏机的操作手感很怪异,但是换来的是更快的降档和更好的超车机会。
如果说动力系统让我不太满意的话,悬架倒是给了我一个惊喜。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结构并不出彩,但是双龙在蒂维拉上展示了他们回归城市后的出色调教水平。在城市道路驾驶,不论是通过下陷井盖这样的小颠簸,还是通过减速带等比较大的凸起,蒂维拉都能处理得非常干脆利落,后排乘客完全没有抱怨,一派舒适性调校的面貌。
而来到高速公路上,蒂维拉又展现了出色的稳定性,贴地能力一流,处理长波震动游刃有余,似乎天生就克服了小型SUV的劣势。相比其他合资竞争对手,高速稳定性是蒂维拉的一个极为出色的优势。
至于它的转向手感,只能说是能忠实完成转向指令,路感一概欠奉。虽然有轻、适中、重三种调节方式,但是仅仅和低速时的转向力度有关。我开车时习惯用最轻的模式,能提供最家用化的感受,低速不至于太累手。当速度提起来后,三种模式提供的助力就趋于相同了,都变得非常沉,这也为蒂维拉的高速稳定增加了筹码——方向沉得你都不想去变线……嗯,开玩笑,我的意思是三种模式增加了蒂维拉的乐趣,虽然车头的响应速度并没有变化,但是作为开车时的一项调剂,还是很好玩的。
总结
蒂维拉有出色的外观,表现优秀的悬架,良好的内饰材质,以及出色的乘坐空间。它的优势如此明显,拉高了整体分数,以至于让人可以基本忽视它孱弱的动力。蒂维拉的优势很明显,在个性的外表下,还是有一颗实用的平常心。
结合售价来看,蒂维拉的进口车身份是特点之一,但“进口”带来的并不是什么优势,而是让消费者多了一种选择而已。如果你正好看中蒂维拉上述的外观、悬架、内饰和空间优势,那它非常值得你考虑,不过也注定成为小众化的选择——记得跟别人解释下,虽然车标很像,但这不是国产吉利全球鹰,是纯进口的双龙哦。(关于“小众化”和“车标”的梗,在蒂维拉游记里讲,敬请期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权责归原作者所有,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传播,如有侵权或违规内容请及时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