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桃李
近日,有外媒报道,在韩国的ConnectedDrive商店中,宝马车主可以按月支付费用以获取诸如加热座椅之类的舒适享受。据了解该功能的价格为 24,000 韩元每月,约合人民币122元,除此之外还提供一年176 美元套餐(约1183元),或者是三年283 美元套餐(约1903元)。而如果想要永久解锁则需要花费406美元(约2730元)。消息公布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消费者认为宝马吃相太难看,为了赚钱真是没有下限。
付费模式愈演愈烈
值得一提的是,“付费模式”这一概念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此前就已经有车企推出过类似的服务,如果要说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是谁,那必须是追求“创新”的特斯拉。
很早之前,特斯拉就开始推出了多项付费升级服务,比如升级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汽车灯光秀等,其中的部分功能可以直接通过OTA进行升级解锁,如果老款车的硬件不支持则需要先加装硬件配置。根据此前安信证券的数据,特斯拉
通过FSD付费模式,在自动驾驶、加速性能、联网服务等功能上获得的收入累计达12.6亿美元。随后特斯拉将一次性前装收费的模式转变为了订阅服务持续收费模式,据有关媒体预测,特斯拉的订阅服务如果成功,将创造每年超过160亿美元的收入。
而如今,随着智能化、电动化进程加速,新兴的车企正在不断加剧市场竞争,未来汽车本身的毛利率一定会有所下降,想要挣钱就必须另谋出路,显然特斯拉的成功给了传统车企们一个新的思路。本月初的时候,奔驰就曾因为推出了“付费解锁后轮转向”登上热搜,用户可以花费4998元享用一年后轮转向功能;不仅如此,有媒体报道称大众汽车将在自动驾驶辅助等功能中提供“随用随付”模式,用户可以付费购买50英里内的自动驾驶服务。而随着宝马也加入其中,付费模式已经开始愈演愈烈,离商业化或许只差一步之遥了。
“买了为什么还要再花钱”,付费模式下买车更像是租车
关于付费模式,从消费者的反应来看,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这可以避免经销商功能加装收取高额费用,不过反对之声更为强烈,其中不乏对于厂商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做法的口诛笔伐,很多人都觉得“既然车是我买的,硬件是我付费的,凭什么还要收费?”
除此之外,大家也纷纷预测,接下来可能就是方向盘、刹车、喇叭、灯光等等或许都将开启付费模式,这里笔者提一句,“刹车只能付费,不能永久解锁,用一次1美元”应该不贵吧?谁反对,谁赞成?玩笑归玩笑,但部分厂商的做法显然无法让消费者接受,这种做法无疑是换个花样赚钱。
据说,目前宝马也有类似方向盘加热功能的服务,需要月付费10美元;无线Apple CarPlay则要花费305美元(永久性)。除此之外,该商店还允许宝马客户升级前照灯,包括远光灯辅助、附加安全系统和基于摄像头的行车记录仪。而等车企们从中尝到甜头后,很有可能会变本加厉,正如大家所预测的那样,以后的车或许会有更多的功能需要付费才能解锁。
如果其他车企也开始效仿,到时候,买了一辆车到底有多少东西是你的,又有多少东西能够正常使用就成了最担心的问题。而所谓的买车,更像是买了一堆配件,所有的东西都需要解锁,如果硬件不需要花钱,只需要支付解锁功能的费用倒也还好,不过羊毛出在羊身上,车企安装硬件所用的成本必然会分摊到车主身上。
写在最后:
目前,付费订阅的模式已经有了扩大的趋势,消费者和车企一直是紧密联系的两大主体,寻找新的商业模式赚钱没有错,但是在消费者反对声音愈发强烈的情况下,如果车企还执迷不悟继续无视消费者的反应,最后的结局或许将是自食其果。希望车企们能够正视消费者的反应,不要“吃相太难看”,国内车企或许在尝试新的商业模式的时候也要考虑一下消费者的感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权责归原作者所有,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传播,如有侵权或违规内容请及时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